当前目录
- 水泥工程
- 2025年 第38卷 第4期
- 出刊日期:2025-08-15
水泥工程杂志是由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主管/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建材科技期刊。曾获2004年江苏省优秀科技期刊,2007年江苏省优秀科技期刊,第二届江苏期刊方阵优秀期刊奖。被美国的《化学文摘(CA)》来源期刊,美国的《剑桥科学文摘:材料信息》(CSA:M I)来源期刊,俄罗斯的《文摘杂志》(p Ж)来源期刊,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 全文收录期刊,CNKI-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,中国核心期刊(遴选)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,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(CJFD)收录期刊。仅“中国知网”数据库的统计资料,2009年《水泥工程》在全球的机构订户就达到2461个,分布在12个国家和地区,如美国国会图书馆,南澳大利亚大学,日本国会图书馆,新加坡图书馆,香港大学,台湾大学,香港公共图书馆等;另外个人读者,分布在全球13个国家。常设栏目有: "综述"、"设计研究"、"生产技术"、"工艺装备"、"计量·检测"、"电气·控制"、"资源·环保"、"混凝土工程”等。报道内容涵盖了水泥工业的设计(包括设计理论与理念、设计优化与探讨、设计经验与教训等)、研究(包括最新技术研究、最新工艺研究、最新控制研究、最新装备研究等)、生产(包括矿山开采至水泥散(包)装出库的全过程)、管理(主要指生产技术管理,如生产资源管理、物流控制、资金流使用、备件库存管理、原燃料质量控制、煅烧操作控制等)、建设(包括建设资金管理、建设进度控制、建设质量点及其控制、建设效益分析等)等全方位。发行范围覆盖了包括香港、台湾、澳门在内的全国各省市的水泥生产企业、相关的科研设计单位及大专院校等。发行销售可在全国各地邮局订购及向杂志社函购两种方式。杂志设有一定版面为水泥生产企业、水泥生产专用装备及其他设备生产销售商提供有偿广告服务(广告经营许可号:3200004950066),服务内容包括广告策划、广告设计制作、广告发布等。杂志广告有彩色和黑白两种版式供用户选择,网上广告有Banner、LOGO及相应的链接等方式。
详细信息- 水泥工业低碳转型的关键技术 路径实践探索
- 吴铁军
- 2025 Vol.38(4):1-3[摘要](53)[PDF]()
- 有机胺与碳酸钾共修饰UiO-66的制备及其水泥窑烟气CO2捕集性能研究
- 丰庆国,万加兵,蔡新浩,周子杰,李桂龙,宋夫交,许 琦
- 2025 Vol.38(4):4-7[摘要](42)[PDF]()
- 精准脱硝联合SCR实现水泥窑 氮氧化物超低排放
- 刘立国,邵继刚
- 2025 Vol.38(4):8-9[摘要](58)[PDF]()
- 辊压机配开路水泥磨增产降耗实践
- 洪求文,吴 辉,张汉林,坚 纯,王雪劲
- 2025 Vol.38(4):10-13[摘要](48)[PDF]()
- 基于EDEM的球磨机研磨介质运动 规律研究*
- 张桂才,袁志洲,邓修宏
- 2025 Vol.38(4):14-19[摘要](39)[PDF]()
- 水泥联合粉磨系统综合提产降耗改造
- 侯 超,行曙辉,张志波,游耀辉
- 2025 Vol.38(4):20-23[摘要](42)[PDF]()
- 氧化石墨烯增强水泥基材料的分子动力学研究*
- 蒋彤成,张晓东,郝代龙,李 烽
- 2025 Vol.38(4):24-32[摘要](35)[PDF]()
- 大掺量复配超细矿粉对水泥粒度分布、力学性能及碳排放的影响*
- 黄德祥
- 2025 Vol.38(4):33-37[摘要](43)[PDF]()
- 内养护剂在3D打印混凝土中的研究进展*
- 陈 炜,武 婕,刘 涛,梁 帅,王瑞泽,华苏东,蒋 刚
- 2025 Vol.38(4):38-42[摘要](39)[PDF]()
- 水泥生料助磨剂的固含量检测方法的研究
- 彭 蓉,陶从喜,何坤富,滕灼光,周 靖
- 2025 Vol.38(4):43-46[摘要](49)[PDF]()
- 脱硫石膏对钢渣固废基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
- 陈 阳,孙 波,胡嘉驹,任才富
- 2025 Vol.38(4):47-50[摘要](35)[PDF]()
- 预热器C1旋风筒内筒结构优化
- 马 锋
- 2025 Vol.38(4):51-53[摘要](41)[PDF]()
- CRC中前置辊式破碎机的特性解析与应用实践
- 游 磊,杨腾飞,刘 建,孙 野,余先林,薛继佳
- 2025 Vol.38(4):54-57[摘要](41)[PDF]()
- 熟料库出料皮带间距设计分析
- 王天保,赵善男
- 2025 Vol.38(4):58-60[摘要](39)[PDF]()
- 某水泥厂干煤棚网壳结构中美标风荷载对比设计研究
- 董哲武
- 2025 Vol.38(4):61-64[摘要](42)[PDF]()
- 基于MIDAS对某露天石灰石矿山边坡 稳定性研究分析
- 詹浩东,纪 玮,于 燕,谌 彪,吴杜娟,庄有平
- 2025 Vol.38(4):65-69[摘要](35)[PDF]()
- 氟石膏作缓凝剂在水泥生产中的应用
- 吴鹤鹤,苏清峰,马来运,李 婵,白建敏
- 2025 Vol.38(4):70-73[摘要](41)[PDF]()
- 中亚地区粉煤灰替代高岭土参与生料配料研究
- 张文平,曹 洋
- 2025 Vol.38(4):74-76[摘要](37)[PDF]()
- 水泥技术在锂盐制备行业的移植应用
- 彭延松,张 睿,迟万然,李彦天
- 2025 Vol.38(4):77-81[摘要](39)[PDF]()
- 第四代步进式篦冷机应用的调试优化
- 倪 磊,姚立红
- 2025 Vol.38(4):82-84[摘要](35)[PDF]()
- 新型保温耐火材料在水泥行业的应用
- 戴晓庆,孙晓南
- 2025 Vol.38(4):85-88[摘要](41)[PDF]()
- 水泥窑余热发电凝汽器水位控制 优化方法研究
- 赵 乐,姬焕英,薛承志
- 2025 Vol.38(4):89-91[摘要](34)[PDF]()
- 海外水泥生产运维项目 区域化平台的构建
- 孙洋洋,张林奎,袁弘智
- 2025 Vol.38(4):92-96[摘要](43)[PDF]()
- 水泥工业低碳转型的关键技术 路径实践探索
- 吴铁军
- 为响应国家“双碳” 目标,应对水泥工业高碳排放挑战,本文以海螺水泥为例,分析能效提升、原燃料替代、富氧燃烧、新能源利用及碳捕集利用等技术的实践效果。通过优化生产工艺,海螺水泥降低了吨熟料标煤耗 7 kg、电耗 6.7 kWh;2024 年海螺水泥使用替代燃料 357 万t,占煤炭用量 13%;新能源应用年减排 CO₂119.2 万t;碳捕集项目年产液态 CO₂5 万t。这些技术路径协同推进,为水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。
- 2025  Vol.  38(4):    1-3
    [摘要](53)     [PDF]() - 有机胺与碳酸钾共修饰UiO-66的制备及其水泥窑烟气CO2捕集性能研究
- 丰庆国,万加兵,蔡新浩,周子杰,李桂龙,宋夫交,许 琦
- 采用N,N'-二甲基乙二胺(MMEN)与碳酸钾共同修饰UiO-66用于模拟水泥窑烟气CO2捕集,在600℃下考察吸附剂中K2CO3和MMEN负载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,结果发现两者的最佳负载量分别为20%和30%,MMEN30-K20/UiO-66获得最高CO2吸附量,为213 mg/g。分别将吸附饱和的样品在150 ℃和250 ℃的N2气氛下考察CO2脱附率,MMENx-K20/UiO-66在2500℃下的CO2脱附率为96.2%~99.8%,CO2吸附衰减率低于4%,表明该系列样品在2500℃下具有优异的CO2脱附性能。采用低温氮物理吸附和元素分析仪分别测试样品的比表面积、孔体积、孔径分布以及元素含量的变化。最后,分析材料对CO2的吸附机理,有机胺与碳酸钾共修饰UiO-66材料对CO2的吸附作用包括物理吸附、较弱的化学吸附以及较强的化学吸附。
- 2025  Vol.  38(4):    4-7
    [摘要](42)     [PDF]() - 精准脱硝联合SCR实现水泥窑 氮氧化物超低排放
- 刘立国,邵继刚
- 随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,各行业都朝着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[1]。水泥作为我国大气污染排放控制重点关注的行业,其氮氧化物排放占全国工业源排放总量的17.1%[2]。2024年1月,生态环境部五部门印发《关于推进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》,明确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原则,通过“源头削减、过程控制、末端治理”全流程改造,推动行业绿色转型[3]。水泥行业也将成为继电力与钢铁行业之后,我国第三个全面启动超低排放的重点行业。 为推进水泥行业实施超低排放,我公司采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粉体工程研究所的“SNCR+SCR+智能控制”的联合精准脱硝技术,实现了氮氧化物超低排放的目的。文章对改造内容及应用效果进行介绍,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。
- 2025  Vol.  38(4):    8-9
    [摘要](58)     [PDF]() - 辊压机配开路水泥磨增产降耗实践
- 洪求文,吴 辉,张汉林,坚 纯,王雪劲
- 广西锦象水泥有限公司2×6 000 t/d水泥熟料项目水泥粉磨系统配置4套辊压机+开路球磨,系统通过辊压机预粉碎、三分离选粉机高效分选(细粉部分直送成品,粗粉入磨),结合半终粉磨工艺,通过改善物料易磨性、优化控制参数等技术措施,实现辊压机、磨机做功稳定,实现水泥粉磨增产降耗。
- 2025  Vol.  38(4):    10-13
    [摘要](48)     [PDF]() - 基于EDEM的球磨机研磨介质运动 规律研究*
- 张桂才,袁志洲,邓修宏
- 为了深入研究磨内研磨体运动规律以及能量传递强度,本文采用离散单元法颗粒系统仿真软件EDEM,以普遍使用的Φ4.2 m×13 m磨机为例,按1∶1比例建立回转筒体模型,筒体转速为15.8 r/min,采用20%和25%两种钢球填充率进行装载,对球磨机研磨介质能量分布、速度、相互之间的接触法向力及剪切力、筒体的转矩和所需功率、不同衬板对磨机功率的影响等进行研究, 结果表明:磨内钢球运动状态均呈现肾形蠕动状,磨内钢球能量较小,速度分布较均齐,一仓钢球所需功率要远远大于二仓所需功率,填充率增加,每吨钢球所需功率也会增加,不同衬板对钢球所需功率也有影响,对磨机节能降耗有一定的启示意义。
- 2025  Vol.  38(4):    14-19
    [摘要](39)     [PDF]() - 水泥联合粉磨系统综合提产降耗改造
- 侯 超,行曙辉,张志波,游耀辉
- 针对HFCG160-140型辊压机双闭路联合粉磨系统存在的问题,如V型选粉机过料不均匀、水泥磨内物料流速过快、水泥成品率低、高效选粉机选粉效率不足及V型选粉机风道积料等,实施了工艺优化与设备改造。通过调整工艺参数、改进设备结构,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。优化与改造后,P·O042.5水泥电耗由27.5 kWh/t降至24.38 kWh/t,台时产量由255 t/h提升至275 t/h,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,提高了生产效率,为公司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。
- 2025  Vol.  38(4):    20-23
    [摘要](42)     [PDF]() - 氧化石墨烯增强水泥基材料的分子动力学研究*
- 蒋彤成,张晓东,郝代龙,李 烽
- 氧化石墨烯(GO)因其出色的分散性、超高的比表面积以及卓越的力学性能,在掺入水泥基材料后,能显著改善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。为了深入研究GO在水泥水化过程及各使用阶段对水泥基材料的增强效果,本研究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,模拟了掺入GO后的钙矾石(Ettringite)、托勃莫来石(Tobermorite)和方解石(Calcite)的弹性常数、应力-应变曲线、相互作用能以及径向分布函数。结果表明:掺入GO后,钙矾石在X轴上的峰值应力增强了5.33倍,剪切模量和杨氏模量分别增强了1.37倍和1.32倍。通过相互作用能的研究发现,GO与托勃莫来石之间的结合能最高,主要通过离子键连接,发挥了显著的键合作用;而GO与钙矾石和方解石则主要通过氢键连接。本研究表明,GO对钙矾石的增强效果主要归因于粒子填充作用,而对托勃莫来石的增强效果则主要通过界面吸附实现。
- 2025  Vol.  38(4):    24-32
    [摘要](35)     [PDF]() - 大掺量复配超细矿粉对水泥粒度分布、力学性能及碳排放的影响*
- 黄德祥
- 为探索大掺量超细矿粉对水泥性能与碳排放的协同优化机制,本文通过复配不同比表面积(400~700 m²/kg)超细矿粉替代原水泥组分,研究其对水泥粒度分布、力学性能及碳排放的影响。结果表明:大掺量(10%~50%)复配超细矿粉可以增加复配水泥颗粒分布宽度,并降低32 μm以上颗粒的占比,增加3 μm以下颗粒占比,且掺量越高越明显。复配超细矿粉比例≥20%可以造成水泥3 d抗压强度降低;当超细矿粉比表面积600~700 m2/kg,水泥的28 d抗压强度随超细矿粉掺量(10%~50%)的提高而提高。复配水泥的碳排放系数随超细矿粉掺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,当超细矿粉掺量为50%时,水泥的碳排放可以降低45.9%(304.70 kgCO2/t)。超细矿粉比表面积≥500 m²/kg且掺量10%时,可以实现水泥的颗粒分布加宽,3 d、28 d抗压强度不降低(36.4 MPa、64.4 MPa),水泥碳排放降低9.0%(511.90 kgCO2/t)。
- 2025  Vol.  38(4):    33-37
    [摘要](43)     [PDF]() - 内养护剂在3D打印混凝土中的研究进展*
- 陈 炜,武 婕,刘 涛,梁 帅,王瑞泽,华苏东,蒋 刚
- 在现场混凝土3D打印过程中,通常对打印制品不进行覆盖且养护工艺简便,导致3D打印混凝土构件存在较为严重的早期塑性收缩开裂和后期收缩问题。本文分析比较了各类内养护剂的作用及机理,着重介绍和研究了复合养护剂—改性超高吸水性聚合物(SAP)对3D打印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。研究结果显示改性SAP对3D打印混凝土的流动度保持具有促进作用,添加了改性SAP的3D打印混凝土坍落度有所降低;SAP对3D打印混凝土的早期塑性收缩开裂有一定的缓解作用,对其后期收缩有改善作用。
- 2025  Vol.  38(4):    38-42
    [摘要](39)     [PDF]() - 水泥生料助磨剂的固含量检测方法的研究
- 彭 蓉,陶从喜,何坤富,滕灼光,周 靖
- 在水泥生料助磨剂的生产应用中,精准测定固含量对产品质量把控与性能优化意义重大。为探寻固含量检测的最优方法及参数,本文对比 105 ℃烘箱法、卤素水分仪法、微量水分测定仪法的检测结果,开展了相关试验研究。结果表明,105 ℃烘箱法检测耗时久,微量水分测定仪法成本过高,而卤素水分仪法兼具高效与成本优势,是水泥生料助磨剂固含量检测的最佳选择。
- 2025  Vol.  38(4):    43-46
    [摘要](49)     [PDF]() - 脱硫石膏对钢渣固废基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
- 陈 阳,孙 波,胡嘉驹,任才富
- 采用钢渣作为粗、细骨料配制一种混凝土,通过掺入不同量脱硫石膏,研究了不同掺量下脱硫石膏对混凝土强度、体积稳定性、抗渗性能的影响。研究结果表明,通过合适比例(约占总胶材的10%)脱硫石膏的掺入,钢渣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得到明显改善,7 d和28 d强度可以提升2 MPa,抗渗提高一个等级,同时还减少了体系中矿粉的用量约30 kg,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。
- 2025  Vol.  38(4):    47-50
    [摘要](35)     [PDF]() - 预热器C1旋风筒内筒结构优化
- 马 锋
- 本研究基于螺旋形减阻器理论,提出在C1旋风筒内筒增设导流板的优化方案。通过CFD模拟与工业试验验证,结果表明,导流板通过抑制旋流动能损失,旋风压损显著降低,分离效率略微下降。验证了导流板作为简化螺旋形减阻器的技术可行性与经济性,为水泥行业节能技改提供依据。
- 2025  Vol.  38(4):    51-53
    [摘要](41)     [PDF]() - CRC中前置辊式破碎机的特性解析与应用实践
- 游 磊,杨腾飞,刘 建,孙 野,余先林,薛继佳
- 本文探讨了CRC中前置辊式破碎机的设计特性与应用实践。该破碎机采用高度模块化设计理念,将设备合理拆分为多个单元部件。其中,破碎腔具有隔热与空气冷却双重保护机制,破碎辊轴有空冷和水冷两种方式。以计算机模拟和实测辊轴的内部温度为依据,有效地分析了热梯度和热梯度内应力的影响,并设计出三种不同材质的辊轴,实现高低性能和前后不同位置的搭配使用,使CRC中前置辊式破碎机能灵活布置于工艺所需的位置,直接破碎高温熟料。实际应用表明,CRC中前置辊式破碎机运行稳定可靠、破碎粒径可调、齿辊套磨损小、寿命长、运维简便,达到设计预期。
- 2025  Vol.  38(4):    54-57
    [摘要](41)     [PDF]() - 熟料库出料皮带间距设计分析
- 王天保,赵善男
- 在水泥熟料库的设计过程中,出料皮带间距常依赖经验数据。为进一步实现对水泥熟料库的精细化设计,最大程度降低死料域,实现有效利用率最大化,本文以直径60 m熟料库为研究对象,通过离散元仿真、三维参数化建模、可视化编程等方法,探究熟料库底出料皮带间距与死料体积的关系,结果表明:当出料皮带间距为17 540 mm时,死料体积最小,库利用率最高,为不同条件下间距设计提供了精细化分析的方法。
- 2025  Vol.  38(4):    58-60
    [摘要](39)     [PDF]() - 某水泥厂干煤棚网壳结构中美标风荷载对比设计研究
- 董哲武
- 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计算,对国标《建筑荷载规范》GB 50009—2012与美标《建筑物和其他结构的最小设计荷载》ASCE7-22中关于风荷载的计算作了对比分析。研究发现二者在基本风速定义、风压计算、风荷载体型系数等参数选取和计算均有较大差异。此外,建筑物高度较低时,美标设计风压明显高于国标,随着高度增加,二者差值逐渐减小。
- 2025  Vol.  38(4):    61-64
    [摘要](42)     [PDF]() - 基于MIDAS对某露天石灰石矿山边坡 稳定性研究分析
- 詹浩东,纪 玮,于 燕,谌 彪,吴杜娟,庄有平
- 某露天石灰石矿区设计边坡高达200 m,属于二等边坡,为了验证边坡设计的合理性与最终边坡的稳定性,根据矿区地质条件与矿体产状,对矿山边坡进行分区,每区选取一个典型剖面,利用MIDAS GTS进行二维数值模拟。依据非煤露天矿边坡工程技术规范标准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判断,结果表明该边坡设计预留合理,最终境界边坡在三种荷载工况下可以保持稳定,通过数值模拟云图分析,了解边坡最大主应力,最大位移的位置,为矿山开采过程中边坡监测的重点位置,指明了方向。
- 2025  Vol.  38(4):    65-69
    [摘要](35)     [PDF]() - 氟石膏作缓凝剂在水泥生产中的应用
- 吴鹤鹤,苏清峰,马来运,李 婵,白建敏
- 利用氟石膏水分低、结晶水低的特点,通过小磨、大磨试验后,在实际生产中使用氟石膏替代脱硫石膏,既解决了使用脱硫石膏由于结晶水脱水造成的库内水泥强度降低、库内水泥结壁、结块等问题,又消耗了氟化工行业所产生的氟石膏,减少了氟石膏堆放的环境污染问题。
- 2025  Vol.  38(4):    70-73
    [摘要](41)     [PDF]() - 中亚地区粉煤灰替代高岭土参与生料配料研究
- 张文平,曹 洋
- 中亚地区作为煤炭生产和消耗大国,粉煤灰利用率低下导致环境负担加剧。为此,本文探讨了利用粉煤灰替代高岭土参与水泥生料配料的可行性。通过对比分析粉煤灰与高岭土的化学成分差异,并制定不同配料方案,结果表明,粉煤灰参与配料不仅能够稳定生料的化学成分和三率值,还能降低煤耗,且生产的熟料性能优异。
- 2025  Vol.  38(4):    74-76
    [摘要](37)     [PDF]() - 水泥技术在锂盐制备行业的移植应用
- 彭延松,张 睿,迟万然,李彦天
- 近年来随着动力电池、储能电池产业的发展,对锂资源的需求还会进一步升级。文章介绍了全球锂资源现状,分析了三种锂辉石提锂技术路线:锂辉石矿石分选技术、锂辉石火法冶炼技术以及锂辉石湿法冶炼技术。重点介绍了水泥技术在锂辉石火法冶炼生产线的移植应用,水泥技术进入锂辉石火法冶炼行业之后,使锂辉石火法冶炼生产线稳定性、焙烧系统转型率、物料损失率、系统热耗等指标均有提高。
- 2025  Vol.  38(4):    77-81
    [摘要](39)     [PDF]() - 第四代步进式篦冷机应用的调试优化
- 倪 磊,姚立红
- 葛洲坝水泥一条4 800 t/d熟料水泥生产线第四代步进式篦冷机在调试运行初期运行不太稳定,生产波动大。对此采取了改善固定篦床的有效透风面积,检查修复篦床内部漏风点,清理篦板通风孔并从源头强化空气过滤效果,优化熟料配料等优化措施。通过对篦冷机局部优化调整,提高了篦冷机热回收效率和回转窑的二、三次风温且解决了篦冷机操作困难和能耗高等问题。
- 2025  Vol.  38(4):    82-84
    [摘要](35)     [PDF]() - 新型保温耐火材料在水泥行业的应用
- 戴晓庆,孙晓南
- 本文介绍了水泥行业传统保温耐火材料(硅酸铝纤维、玻璃纤维、岩棉、硅酸钙绝热材料、耐火砖)的性能及应用,重点阐述新型保温材料(纳米隔热材料、低导热耐火砖)的特性及实际应用效果,某水泥厂分解炉用纳米隔热板替代硅酸钙板后,外壳温度从 140 ℃降至 78 ℃,散热损失从 44.83 kJ/kg 减至 15.05 kJ/kg;Φ4.8 m×72 m 回转窑采用低导热莫来石复合砖后,表面温度降低 50~60 ℃,散热损失减少 22.67 kJ/kg。结果表明,新型保温耐火材料可显著降低回转窑表面温度和散热损失,效果良好。
- 2025  Vol.  38(4):    85-88
    [摘要](41)     [PDF]() - 水泥窑余热发电凝汽器水位控制 优化方法研究
- 赵 乐,姬焕英,薛承志
- 水泥窑余热发电热源不稳定负荷波动频繁,导致凝汽器水位波动。通过分析广西某5 000 t/d水泥生产线窑炉烟气温度波动特性与凝汽器水位的关系,提出一种多设备协同控制优化方法,为已投产企业提供低成本、易实现的控制方案,实现提高自动化水平,降低操作人员工作强度的目的。
- 2025  Vol.  38(4):    89-91
    [摘要](34)     [PDF]() - 海外水泥生产运维项目 区域化平台的构建
- 孙洋洋,张林奎,袁弘智
- 针对传统运维模式中业务与数据标准化不足、系统适配度低、数据孤岛等问题,构建 “战略-业务-数据” 三位一体指标体系,设计 “区域中心 + 工厂节点” 的功能、技术、多租户及网络架构,整合 “云大物移智链边” 技术。平台通过远程辅助巡检、数据驱动的备件需求预测与库存优化等,实现生产运维全流程标准化,推动海外水泥运维业务向 “数据密集型” 转型。
- 2025  Vol.  38(4):    92-96
    [摘要](43)     [PDF]()